当前位置:

象上青年与山海万象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4-08-15

假如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愿意将繁华的大都市、高档的写字楼作为你拼搏进击的梦想之地,还是愿意将平凡的小城镇、朴素的乡野渔村作为你向上生长的希望沃土。习总书记曾讲话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因此这股力量留在何处,对一座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分享象山这座半岛海洋之县上的青年力量与青年故事。

一、初遇篇:打造城市IP,让青年与海洋撞个满怀

打造响亮、鲜明的城市品牌是让一座城市“出圈”的第一招。象山因海而生,海洋是这座城市的醒目标识,海洋代表着无限、探索与未知,而青年的身上亦具备这些美好的特质。象山希诺亚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储辉所带领的青年科研人才带着无限的热情,深耕海洋生物领域,用十年磨一剑的毅力,自主创新研发出微晶球活性益生菌,从而解决了医药行业的“痛点”难题。海洋成为这样一群青年科研人才的理想灯塔,而象山成为他们实现理想的启航地。随着象山“青年与海”城市品牌的提出,一项项“青年与海”工作模式的推进,为青年认识象山、向往象山、来到象山并融入象山搭建好了台子。

二、成长篇:挖掘城市元素,让青年与山海共同生长

城市元素愈丰富,青年参与的场景可以更多元。看一群在乡村振兴路上的返乡青年,他们当中不少从大城市辞去工作返乡扎根,例如一位95后的象山本地姑娘邱婷,独具慧眼打造系列精品宋风民宿,为家乡旅游增添了非凡活力;此外还有解锁乡村消费新场景的创业青年俞康宁、潘文达,仅用一杯咖啡点亮了乡村生活,让乡村咖位十足,吸引众多的游客打卡。再看亚运赛事中的年轻身影,一位90后摄像师吴佳麒,从亚运筹备到圆满落幕,3年时间他用镜头记录了亚运,打造了独特的亚运记忆,成为宣传家乡的中坚力量。从乡村振兴到亚运宣传,山海为青年提供了多样的元素,而青年亦回馈山海不一样的颜色。

三、展望篇:锚定城市内核,让青年与山海扬帆起航

海洋是滋养我们这座城市的内在驱动力,未来我们要努力做好“海洋+”文章,而作为检察青年,检察蓝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海洋蓝。在今年的6月8日世界海洋日与全国海洋宣传日当天,我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开展的大黄鱼增殖放流活动中,现场放流了18余万尾非法捕捞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人增殖放流的育苗,以补偿渔业资源损失。同时,为助力“象”蓝而行,“碳”海未来的目标,我院与县法院、县发改局共同签发《关于生态环境案件中开展生态修复适用“蓝碳”赔偿机制的工作指引》。在对焦县域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的发展上,检察蓝一直在聚力守护海之蓝。

最后,回到我开篇时提出的问题,我想我已经有了明确且笃定的答案。我时常在松兰山海岸线的路上看到许许多多或骑行、或奔跑的年轻人,在海边夕阳的映衬下,正是一副“青年与海”的写实画。情有所归,方能心有所系、身有所往,随着“八八战略”的纵深推进,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县,在这里象上青年们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这场双向奔赴值得继续期待!


(作者:李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