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心

发布时间:2025-03-17

春天如约而至、草长莺飞。

忙碌了半个多月,趁周末我们跑去海边放松一下心情。

我们驱车来到爵溪沙滩,可能因为有些阴天的缘故,海边沙滩上人很少。我把车子停好,走两步就径直来到海边。瞬间一望无垠的大海就映入眼帘,清爽的海风轻抚脸庞,金黄的沙滩就在脚下,踩在上面的感觉很柔软、很舒适。由于涨潮,海浪还有点大,一波波拍打在沙滩上,又齐刷刷的退去。漫步走在沙滩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时间惬意无比。这时我注意到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大概四、五岁吧,在用小铲子挖沙玩,小孩子都喜欢玩这个。离他三米处站立一位年轻的男士,穿着一件浅蓝色卫衣,他用连衣帽裹着头,低着头在玩手机。不用说了,这位肯定是小男孩的爸爸。离他们大概二十米远的凉亭下站着一位年轻的女士,也在低头玩着手机,不时地朝他们父子俩的方向张望,我想这位肯定是小男孩的妈妈了。我走过他们身边,继续沿着沙滩信步走着,看潮起潮落、浪花飞舞。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当我缓缓折返回来时,发现那位男士仍然一动不动站在原地,和刚才一模一样的姿势。

小男孩叫了他两声:“爸爸,爸爸,过来呀,到这边来挖沙子。”

这位男士头都没有抬一下,紧紧盯着手机屏幕,很敷衍地说:“好的,好的,你先挖着。”

我苦笑了一下,心想估计等太阳落山了,小男孩都等不到他爸爸和他一起挖沙子。

小男孩又叫了几声,见没什么效果,就只好自顾自地挖沙子了……

经常听老师们说: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关爱。可是打了折扣的陪伴,无形中对孩子又会产生另一种伤害。貌似在陪伴,但人在心不在,貌合神离,陪伴没有质量,孩子感受不到温暖与快乐,没有交流与互动,其实与工具人无异,这样的陪伴属实无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陪伴要走心,要在陪伴中与孩子进行交流与互动,才能在嬉笑玩乐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不断提升孩子的情商和眼界。

陪伴孩子要走心,对待检察事业也是同样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要求我们每一位检察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不忘初心,切实履行法律所赋予的检察职责,办案就必须要走心,真正将检察事业作为“吾心之所爱、所属、所归”,将自己的所有激情、热血与汗水全部释放,将自己真正融入到“四大检察”的发展大局中,依法“能动履职”,摒弃就案办案的观念。我们必须学会在一个个活生生案件的办理中多重思考、举一反三,分析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预防对策,挖掘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可能存在的执法失位或者程序瑕疵,是否存在需要强化社会管理的方面,哪些环节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查漏补缺,哪些人需要救助以折射司法的温度,有没有进行类案的概括、归纳、提升,形成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的检察建议,进而督促相关单位或者行业落实整改,以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而我们检察人所应该做的,就是要真正走心,思考如何在案件办理中将总书记的嘱托充分落实到位,如何以“求极致”的态度实现案件办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如若我们能做到,则此生无悔亦无憾!


(作者:樊守成)